2018高考专业选择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专业的就业、学习课程安排、专业的研究方向等,都是考生在报考时需要注意的。
1、专业区别
专业在不同的院校学习的方向不同,各校的培养侧重点不同。考生不能仅凭专业的名称就去选择。
可以采取一些办法来区别,比如查看该专业所开设的课程、特殊的要求以及在未来所从事的职业等。
尤其是对一些名称非常相近的专业,我们更要想办法搞清楚它们之间的区别。比如工商管理,工程管理,公共管理,三个专业的简称都是工(公)管,但区别还是非常大的。

2、对于院校重点专业的选择
重点专业一般是指此专业是全国全省市或者同类专业中的排头兵,或者是一个院校中的领军专业,它代表一个专业的实力和地位。重点高校的专业并不一定是最好的,普通院校的重点专业在投入上也是非常高,研究水平与学术声誉也是非常好的,对于考生的学习是比较有帮助的。
在高考报志愿时,虽然报重点院校很重要,但是并非重点院校的专业都是重点专业,也不是说非重点院校的专业就没有重点专业。相反,一些普通院校的重点专业在全国也可能处于领先地位。所以,广大考生和父母在选择专业时,在分数不够重点院校的情况下,报考普通院校的重点专业是明智的选择。
3、专业冷热问题
每年高考都会有当下的人们比较关注的热门专业,但这些专业中,也会有过去的冷门专业。因此,考生对于冷门专业的选择也不必过于排斥,要有长远的规划。
往年的考生和家长总喜欢根据当前现实的就业难易、就业收入和工作环境等情况,把专业人为地划分为“冷专业”和“热专业”。然而,“冷”与“热”都是相对某一时期的社会热点、市场需求和就业形式而言的,其实专业本身并无“温度”。广大考生和家长不要过分追求“热专业”,忽视“冷专业”。“热”极必反,“冷”极必“热”。就像前几年,土木工程专业特别受追捧变成热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就业困难变成了冷专业,大家纷纷选择土木工程,而四五年后过去,得学生毕业时发现,土木工程行业变得一般啦,反而是计算机行业变成了当前热门行业,所以,考生和家长在选择专业时要有长远目标,结合自身兴趣和爱好,避免时过境迁而供大于求。
4、专业包括院校的各种限制条件
选专业有些是有自己独特的限制条件的,比如语种、身高、形象、性格、性别以及单科成绩等。这点一定要注意,有的高校部分专业在招生计划或招生简章中已经有提示哪类人员不能报考,另外,每年在高考志愿填报之前都有一次高招体检,体检结果出来后,父母要根据孩子的体检结果和建议填报志愿,避开那些限报的学校和专业。这就要求父母要认真阅读高校招生简章,了解招生院校报考要求,结合考生具体情况,科学填报。
5、毕业后的就业
不考虑就业的专业填报指导都是耍流氓,无论未来是继续就业还是继读研,专业的选择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毕竟报考志愿的专业和将来从事的行业是密不可分的,也可以说,专业就是未来的行业,而且专业是决定将来工作岗位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一些专业名称的术语色彩较浓,很多父母和考生不甚了解其含义及将来的就业领域,稀里糊涂地就填报了,等到入校学习后或就业时才明白,那时悔之晚矣。所以,父母要清醒地认识到志愿专业将来所面临的就业难易、工作条件、待遇水平、区域环境等。
高考升学选学校,高校留学国际班,请微信关注公众号——山东育路网。山东育路网推出模拟志愿填报及一对一专业选择测评服务,全方位把控学生高考升学的每一步,详细服务请电话或微信咨询我们,咨询电话0531-58783359,微信咨询请下方扫码。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25人觉的有用

微信公众号
教你快速拿证!
微信客服
快速找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