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网,一站式的学习教育平台
高考志愿填报系统
高考志愿填报系统

语数英+史地”五大学科复习建议

来源:山东育路网 时间:2018-05-28 11:30:33

         语数英+史地”五大学科复习建议,高考进入复习最关键的时期,语数英史地五门学科的复习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西北师大附中的老师给了几点建议,供考生们参考。

  语文复习方法:注意补充“源头活水”

  在高考复习的最后冲刺阶段,虽然时间紧张,但如果备考策略运用得当,也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考生要注意深入了解高考题型,每年的高考题题型都会有所变化,但稳定的题型应该居多。因此,我们应对这些题型熟练掌握,举一反三,具体做法是可以做一些近年的高考真题练习。这些练习题除了全国卷甚至可以包括各省市的高考真题,在练习中,充分熟悉题型,了解命题思路,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找到应试状态。其次,考生要注意查漏补缺,在模拟考试和平时练习中,对暴露出的问题不可轻易放过,应适当回归课本或再次温习课堂讲义,夯实基础,找到解决办法。最后,考生要注意补充“源头活水”,新课标高考尤其重视对学科能力的考查,而语文能力主要是通过平时实践和积累而习得的。因此,仅仅做试卷或习题是不够的,仍需经常阅读、思考和写作,哪怕临近高考,也不可乱了阵脚,更应咬定青山不放松,每天坚持高质量高层次的阅读,坚持深刻广泛的思考,以及经常性地动笔写作,哪怕进行提纲式或段落式写作,这些都是培养和保持乃至提高语文能力的最佳途径,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有了源头活水,应对高考自然轻松自如。

  数学复习方法:大题求稳小题突破

  最后的复习,仍要回归课本,不是要强记题型、死背结论,而是要对课本基础知识进行系统梳理、查漏补缺。要建立各部分内容的知识网络,全面、准确地把握概念,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特别要加强对易错、易混知识点的梳理,还要多角度、多方位地去理解问题的实质,体会数学思想和解题的方法。

  同时,要重视和加强选择、填空题的专项训练与研究。训练时不能仅仅满足于答案正确,还要注重优化解题过程,追求解题质量,不断积累答题经验,尽可能小题小做,除直接法外,还要灵活运用特殊值法、排除法、数形结合法等来解题。这一阶段的考试要加强训练,努力做到动作迅速,稳中求快,立足于一次成功,不要养成唯恐做不完,匆匆忙忙抢着做,寄希望于检查的坏习惯。

  英语复习方法:冲刺阶段一定要强化阅读训练

  高三最后复习,英语考纲、教材和近年来的高考题是复习备考的重要依据。建议考生应多做近三年高考真题,从中总结命题立意和命题手法,进一步明确英语学科的“交际性”“工具性”和“文化性”特点,以及各大题型的特点,解题的切入点、策略和微技巧。备考中明确方向少走弯路,发现短板、查漏补缺。越临近高考越是要回归教材、完成知识储备。建议将考纲词汇(3500)采用“多轮回”的方式复习,特别是一词多义、熟词新意,阅读和完形的高频词应扎实掌握,为阅读理解和完形填空能力的提升扫清语言障碍。语法填空题、短文改错和书面表达就是通过语境的形式对基础语法知识进行考查。语法复习不必面面俱到,近年来高考“弱化语法”的趋势明显。主要考查最基础、最常见的语法现象,无偏、难、怪题,但仍然保持了语法考点覆盖面广的特点。

  同时,要知道,能力是练出来的,不是靠老师讲会的。冲刺阶段一定要强化阅读训练,每天进行限时阅读和完形训练。“做题”是根本,“悟题”是关键,做完核对答案之后,一定要分析错因,积累答题技巧。注重语篇,提高篇章意识,学会整体感知。典型文本要大声朗读,形成语感。整理错题、针对性突破。

  最后“冲刺”阶段,老师首先要坚定信念,立足学情、制定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既要当好学生的学业导师,也应该做好精神导师。高考的成功与否,与应试心理、应试技巧(如:时间分配、留空率、答题模式、答题规范、卷面书写等)密不可分,因此,指导考生掌握一定的临场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应试心理是高考正常发挥的关键。

  历史复习方法:通过真题研究与练习了解高考题型“陷阱”

  高三同学在备考过程中做过许多题,对其中的错题也曾经改正过,但长期以来容易淡忘,所以在高考前夕需要仔细而又系统地梳理一次,简单地按照错误的原因进行分类,重点针对基础型、理解型的错误进行知识再巩固、再深化,对经典习题可以进行重点标记,以便经常回顾、研究。而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是试题命制的主要依据。因此,高考前夕回归课本,梳理知识点,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框架,意义非凡。首先要认真研读目录,把每个章节的知识脉络理清,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大概的知识框架,然后逐步回忆每个部分的具体内容;其次对每个知识点务必要保证细致,而不是觉得太基础,粗略浏览,要理解每一个知识要素;对课本上的图片、短小的解说文字一定不要错过,很多高考题考的并非难度,而是细节;最后,精心研读每个历史事件的结论性语言,这对提高历史试题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很大帮助。

  历年的高考真题在命题角度、题量、题型、难度等方面都进行了充分考虑和精心设计,是准备高考最宝贵的资料。可以通过对真题的研究来达到提高应试水平、语言能力和应试技巧,最终提高考试分数。高考前夕不用特别认真去做,最重要的是去研究、去体会,把握命题思路,因为真题是由命题专家根据学生的习惯思维和做题习惯制作的,善于抓住多数学生在某一知识点上的短处,以便让优秀学生脱颖而出。通过真题研究与练习,在做题过程中不断总结和体会,理解命题专家的思路,知道他们是怎样设置“陷阱”,效果很好。

  地理复习方法:研读高考真题把握命题脉络

  研读近五年的高考真题,针对不同类型的试题及答案进行梳理,分类整合各类问题的分析角度、答案要点、评分标准,从而规范自己的答题行为,并做到知识点熟练迁移与运用。要牢牢把握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加强知识点之间的纵横联系,做到如数家珍,“窥一斑而见全豹”。如复习河流,要能联想、拓展和深入思考河流特征、河流补充、河流开发利用等问题。考生只有对主干知识了如指掌,才能做到“宏观把控、微观分析”,并形成“居高临下”看问题的答题思维。考生要在临考前回归课本、回归地图。其目的不是面面俱到,而是要将最重要的、最常用的、最有地理学科特点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技能进行强化复习,建立知识框架。对各类典型地图也要熟悉读图要领,并构建“脑图”。要强化50分钟模拟题训练,通过考练,强化答题思维流程:准确审题→精巧构思→编制答案,切实提高学生审题的熟练程度、灵活应用的程度,增强对材料中重要信息的敏感度,做到不漏掉关键词、关键名、限度词,谨防掉入各种命题陷阱。要挑选导向性好、难度适中的综合卷进行考前适应性训练,不宜选择大量的难题、偏题和怪题练习。做完卷之后要认真总结反思,找准薄弱环节,对易出错的地方要分析原因,减少高考时的失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视角新颖,时代感强,问题与材料的结合较为巧妙,突出地理学科的广泛应用和社会价值性。这就要求考生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学以致用。在复习中形成一定的区域认知思维:自然地理环境→人文社会环境(生产、生活等)→生态问题→解决措施。高考中因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失分,常常让人扼腕叹息,为了尽量避免此类失分,考生要掌握答题要领,明确表述要求。要加强条理性、逻辑性、简洁性、具体性、准确性等训练,答卷书写要规范,尽量使用地理术语,字迹清楚。

       高考志愿填报,我们更专业!全国高校录取分数线及位次+全部专业录取分数线及位次+指定分数可报专业及院校+各院校及专业毕业生走向分析+文理分科及专业选择指导+一对一志愿填报指导+全国高中真题及电子版复习资料,七大核心功能一键查询,助你考上更好的大学!

  考上更好的大学,详细了解山东育路网高考规划系统131-2711-5973(李老师) 151-5310-2306(梁老师)同微信

高考志愿填报

结束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有用

25人觉的有用

阅读全文

2020高考填报志愿免费咨询

育路为您提供专业解答

相关文章推荐
您可能感兴趣
2020高考院校招生分数线 2020高考成绩分析 2020高考志愿填报分析 2020高考志愿填报 2020年高考招生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