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专业综合介绍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中国大学史上最早开设的专业之一,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80年代以后,汉语言文学专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一些师范类大学要为中学语文教学培养教师开设本专业,综合类大学在中文系或文学院也普遍设有这一专业,即使是专业性较强的学校,如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也设有中文系。一个多世纪以来,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了一大批知名学者、教授、作家、记者、剧作家,对中国人文科学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和研究的课程一般分为三类,一是必修的大学公共课程,二是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另外,各个学校还会根据本校教师的治学专长,开设一些选修课,比如古典文学方面的某个作家研究,如对杜甫、李白、苏轼、李清照等比较著名的作家所开的专题,某部作品研究的专题,某种文体及流派研究等。在现当代文学、文艺理论、戏剧、语言等几个方面也会开设和专业相配合的一系列的选修课程,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有侧重地进行选修。汉语言文学专业由于开设历史较长,前人的研究及今人的开拓,所积累下来的知识很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学习有很大帮助。现在,很多学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针对学生毕业后大多从事与文字处理有关的工作这一客观现实,大都开设了中文信息处理方面的课程,使学生掌握办公自动化方面必需的技能。学生通过专业学习,不但可以丰富语文知识,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而且可以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毕业生在文字工作方面能得心应手。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一般文笔较好,思维活跃,可以胜任很多工作。可以在新闻出版系统,例如报社、杂志社、出版社及电视台、广播电台等单位找到记者、编辑等适合的工作,也可在企事业单位的文秘、宣传部门发挥自己的写作特长。
如果你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较强的分析、研究能力,对文学及写作又比较感兴趣,可以选报本专业。近年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就业形势一直比较平稳,不那么热门,但总体情况还比较好。
二、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主要课程: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古典文献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包括教学实习、论文写作等,-般安排8周左右。 就业前景:主要到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三、网络教育报考事项
教学模式:教材自学+课件学习+网上导学+网上答疑讨论+课程作业+模拟试题自测+学习中心导学辅导+集中考试+毕业论文或毕业实习。
采用学分制,弹性学习期限。学生可自主地掌握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
免修、免考的条件及办理:按各大院校远程教育学院有关规定办理相应课程的免修、免考。
报名对象及报名细节
高起专:具有高中、中等专业学校毕业证书或同等学力的在职人员。
专升本:具有普通高校、成人高校、职业技术学院、网络院校及自学考试机构颁发的国民教育系列大学专科(及以上)毕业证书的社会各界人士。
根据教育部规定本院招收高起专、专升本学生均为非全日制,不集中安排住宿。
报读专升本层次的学生,报读时年龄须满21周岁;报读高中起点层次的,报读时年龄须满18周岁。
教学及学习
实施学分制,采用基于互联网(Internet)的远程教学模式,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
学习环节
新生导学——学习中心安排新生集中导学活动,指导网络教育学习方法;
网上导学——通过课程开篇导学、阶段性导学、考前辅导,指导学习过程;
网上授课——通过网络课件授课,结合各种网络学习资源及纸介教材随时学习;
网上答疑——通过课程论坛、电子邮件和定期的实时语音完成答疑解惑;
网上讨论——通过课程论坛和定期的实时语音组织学生网上讨论,实现协同学习;
网上作业——网上在线作业,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0%至100%不等;
网上实验——网络模拟实验,仿真实际操作过程;
网上报告——通过网上学术报告厅了解学术前沿动态,共享校园氛围;
课程考核——集中笔试(闭卷、开卷),作业,机考,论文等多种考核方式因课程而异;
毕业论文——本科层次学生网上提交论文,教师网上全程指导。
四、 就业前景
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是中华民族用来了解中国历史,研究中华文化的一门工具,从而提高我们自身素质,对社会发展有着极其重大的人文价值和社会科学价值。正因为这样,据调查显示,自各个高校建校以来,几乎有80%的高校建立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并且每年都以稳定的比例吸纳新生,有相当一部分人选择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进入高校以后的学习方向,而目前被社会所公认的事实是,90%以上的人认为师范类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更具有发展潜力。据北安高考网的调查显示,在2004年,教师职业已成为最受欢迎的职业之一,一是工作的稳定性和自主性,二是这些年教师的待遇节节拔高,出现喜人改观。2005年,师范类学生的需求量还是很大。统计显示,在师范类各专业中,需求较大的专业有汉语言文学、教育学、特殊教育、教育技术、数学、英语、日语、物理、计算机等专业;需求相对差一些的专业主要有生物学、地理学、幼儿教育、经济管理、经济地理与城乡规划、环境学等专业。其中汉语言文学专业占据首位。主要课程有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文学史、中国语言学史、计算语言学、汉语史、汉语方言调查、逻辑学、欧美语言学、实验语音学、中文信息处理等。就业前景主要是到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相关部门从事汉语言文字的教学科研、对外汉语教学、语言文字管理及语言应用方面的实际工作。2005年刚毕业的师范类汉语言文学本科生对1500元月薪的一份工作应该基本满意,但经过三四年,他们会是很强的“潜力股”。据调查在城区,工作三四年的中学教师平均工资2000元~3000元,在一些企业办的学校,骨干教师的平均工资达到5000元以上。
另外,师范类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的就业范围之广,是其他专业不能同日而语的,除了在教育领域从事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之外,到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也是本专业极好的出路。
主要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高等和中等学校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及其他教育工作者,
|
|||
|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013年热招中 | |||
| ·山东大学首批全日制自考本科招生院校 | |||
| ·蓝山酒店管理学院今日的学生,未来的国际经理人 | |||
|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国际空乘专业圆你空姐梦 | |||
| ·中法埃菲时装设计师学院时装设计类院校的佼佼者 | |||
![]() |
![]() |
| 2013年求学山东 | 中外合作办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