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什么样的家庭孩子更优秀

来源:发布时间:2015-04-20

 山东军事夏令营

昨天记者走上街头,采访了50位小学生及家长,什么样的家庭孩子更优秀?数据或许可以告诉你。

      ◎40%成绩好的孩子父母爱读书

  记者采访时明显感受到,“阅读型”家庭子女成绩优秀的比例更高,在闲暇时父母偏爱经常“读书看报”的家庭中,子女成绩优秀的比例达到了40%,而“看电视、玩电脑、手机”的家庭,成绩优秀比例占到了32%,对于“朋友聚会、打牌娱乐”的家庭,成绩优秀比例只有28%。记者在调查采访时还发现,在综合素质普遍较高的小学生中,课外阅读的时间也相对更多。
  
  ◎超七成的优秀孩子都成长在“被关心”的家庭中
  
  环境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记者通过调查发现,在其乐融融的家庭里,子女成绩优秀的比例更高。
  
  超七成成绩优秀的学生都反映成长在“能感受到家人支持和关心”的家庭环境中。而记者也不乏采访到了表示“跟爸妈怎么讲也不能理解”以及“好难沟通”的小学生,其中这类小学生的优秀成绩比例仅占三成左右。离异和再婚家庭中孩子成绩优秀的比例大大降低,而在成绩较差的小学生中,单亲和再婚家庭又占了相对较高比例。
  
  ◎独立的孩子中,80%成绩优秀
  
  在众多家长的思想里,孩子的“任务栏”里只有“学习”这一项,但记者通过调查却意外发现,大多成绩优秀的孩子都挺擅长家务活。记者在调查中也发现自理能力强的小学生学习能力也强。在记者调查的50位小学生中,在持有“孩子应该做些家务”观点的家庭中,子女成绩优秀的比例达到了80%,而对于那些认为“只要学习好,做不做家务都行”的家庭中,子女成绩优秀的比例为20%,两者悬殊的数据可以想见。
  
  一名五年级的家长告诉记者,“孩子从6岁开始就教他扫地,洗碗这些简单的家务活,而且从小就向他灌输独立完成任务的思想,孩子上小学这五年来从未让家里操心过,成绩也一直位列班级前五名。”正如这位家长所言,记者在调查中也发现自理能力强的小学生学习能力也强。
  
  除了在做家务上,能“独立管理零花钱”也是一项优秀表现。超六成成绩优秀的学生会将零花钱“攒起来,有计划地花”,相反,对于“给多少花多少”的小学生中,成绩优秀的仅占到了3成左右。
  
  ◎喜欢跟爸妈一起吃饭的孩子60%成绩优秀
  
  “加班,赚更多的钱,让孩子上更好的学校。”这是很多家长的心声。但殊不知,孩子的成绩跟家庭活动的频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记者在扬州的小学生调查结果中也能发现,每天都跟爸妈一起共进晚餐的孩子的成绩优秀比例,明显高于“每周2-3次”的。“多陪孩子玩也能提高成绩”这一说法绝对不是玩笑。在受访的小学生中,“爸妈经常陪着一起下棋、游泳、打球”的成绩优秀比例占到了60%,而“只能周末带着出去玩”孩子的优秀比例只有40%,让人意外的是,对于一些留守儿童,平时只有爷爷奶奶陪伴的孩子,其优秀比例只有20%。
  
  ◎生活在“民主”家庭中的孩子40%成绩优秀
  
  成绩优秀的学生家庭更多采用协商、民主的亲子互动模式。从调查来看,表示“爸妈愿意倾听自己想法”的孩子,其成绩优秀的占40%。有分歧不吵闹也是明智的做法,在父母选择“私下再协商”的家庭中,孩子成绩优秀的比例高达80%。
  记者调查时发现,在民主、友好的家庭中,学生更能充分发挥自主性和能动性,信任感能变成孩子学习潜在的动力,所以“民主的、倾听的、信任的”家庭对孩子的成绩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2015济南思贤教育高尔夫科技军事夏令营

体验军旅生活,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更多山东冬夏令营资讯点击:

山东夏令营营讯

 
纠错

我要收藏】 【进入社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