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夏令营-“游学生活”全体验
来源:育路山东教育网发布时间:2012-03-12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在国外盛行已久的游学方式,在福州正在成为一种被逐渐认可的方式。但往往几周、近月的游学旅程,费用动辄就是一两万元,这超出了很多家庭的经济承受力。一掷数万元,到底值不值?出国游学对于孩子们到底有什么学识、人生历练上的益处呢?
预料之外的旅程
  在国外,当入读的学生年龄低于18岁时,他们必须寄住在当地人的家里,这就是所谓的HOMESTAY,学校会负责帮助孩子们联系寄住的家庭。在这次的FEC体验留学日程表上,前往英国的那一组共有12名学生,主要目的地是到剑桥大学一带体验欧洲最古老的学院气息,全程都采用HOMESTAY的形式上;而前往澳、新的那一线,则在南半球广袤的大陆上跨越了包括悉尼、奥克兰、惠灵顿在内数个城市的高等学府。据福高负责FEC项目的肖老师介绍,这是首次组织学生前往英国进行修学活动,但去澳、新则是第三次了。早在前两年,福高就已经组织学生前往澳、新等国,在福州各所中学中,福高算是最早的“吃螃蟹”者。
即使是已经有了两三次组织学生往国外修学的经验,不过,当孩子们真的踏上异国的土地时,一切还是出乎他们的预料。前往英国的魏盈盈告诉记者,刚下飞机的时候,发现英国方面派来了一个年轻的中国女留学生接机,同学们都挺高兴的,以为在英国这段时间内,去哪里都会由这个大姐姐带领和照顾。谁知一到驻地,这个大姐姐就匆匆离开了,直到旅程结束她都再也没有出现过。“原来她只是负责接机的,而我们在英国,就全靠一张地图、一张嘴巴去任何我们想要去的地方上课、参观和游览。在剑桥,最方便的交通工具就是自己的两条腿!不过开始的几天还真是不习惯。”这个小姑娘如此总结,她之前曾经去过中国很多地方旅游,但旅游和修学之间差别还是很大的。
在国外修学期间,除了参观大学城、著名景点、博物馆之外,同学们相当一部分时间还得花在英文课上。例如前往澳、新修学的,他们还到了FEC项目的外方合作学校———新西兰国立西方理工学院(WITT),上了五六天的英文课。
温馨的寄宿家庭生活
  在国外,寄宿家庭方式(homestay)实行由来已久。这些住家都是经过严格挑选的,而且寄宿家庭必须在警察局有着良好的记录。据同学们说,英国homestay的家庭大多热情好客,从一抵达当地开始,寄宿家庭就会为学生安排全程的住宿,提供饮食。但每个不同的家庭各自有着不同的趣味与风格。
方鸣海寄住的家庭就位于剑桥中心区附近,那个家庭已经有3个孩子。“刚到他们家的时候,觉得他们不是特别热情。我拿出在国内准备的小礼物———福建茶叶送给他们,他们非常高兴,对我们的态度变得格外热情。原因之一,是他们非常喜欢中国的茶叶;原因之二,是因为英国是个特别讲究礼貌的国度,到人家家里,送上一份小礼物,他们觉得这个中国人特别有礼貌,对你的印象随之就好了起来。”让方鸣海印象深刻的还有,很多英国人对中国人、中国文化很感兴趣,努力学习汉语的人很多,“早晨在公园里散步,经常会遇见陌生的老外用中国话跟我们打招呼、问好。”
王天也是住在一对英国老夫妇家中,他告诉记者:“本来老外的饮食习惯都很简单,牛奶面包就是一餐。但这对英国夫妇,有空的时候就会精心为我们准备每天的早餐午餐,晚餐时还会主动和我们交流一天的学习和旅游情况,让我们充分了解英国人的生活和思维习惯,真正融入家庭中,不会感到寂寞。游学结束要回国那天,他们还专门认真地按照菜谱烧中国菜给我吃,真让人感动。”听同学们说,在分手回国时,很多学生都与寄宿家庭产生了深厚的情感,流着泪不愿意道别。而回来之后,大部分的学生都和这些家庭的老外们保持着Email联系。
有了寄宿家庭的照顾,游学生活也锻炼和考验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每个学生去学校不是由专车接送,有的是由学校发给每人一张一周的公交车票,让大家自己保管并每天搭车去学校,期间还要经历转车。有的地方公交车不顺路,就要自己摸索着步行去,所以不少同学都说在国外练就了“飞毛腿”。每次集体活动或是外出时,学生也是各自到指定的车站或是集合地等车,不允许迟到。这些举措对一惯在国内衣来张口、饭来伸手的独生子女来说是很好的锻炼,因此很多学生到了最后不仅熟悉了当地的交通环境,还学会了守时、自理的良好习惯。
  中西方教育的差异
游学期间的英语课程,同样也让孩子们感到了一种对比和差异。此次参加FEC留学体验活动的20余个孩子,大部分来自福高“中新班”。与一般高中班级相比,“中新班”提供了学生毕业后赴新西兰(或者英联邦国家)上大学的一条绿色通道。所以“中新班”的英语教学特色非常明显。他们每天都有一节由外教讲授的英语课程,而其它高中班级每周只有一次。但同学们还是觉得在英国上的语言课比起在中国由外教上的英语课,无论是思维还是形式上都更开放得多。
魏盈盈说:“在英国上课的时候,老师学生都是随便地围坐在一起,从来不需要什么课本。老师给个话题,大家就自由地讨论,随时都可以发言,阐述自己的观点。但外教上的英语课,都还是有课本的,大家还是按那些条目进行。”据她回忆,英国老师们给出的话题范围非常广,从政治到社会现象、文学历史无所不包,“像是犯罪问题、性问题之类,在中国都很敏感的,但在英国的课堂上,都可以自由讨论。老师们非常鼓励不同于传统的观点。还有一堂课上,老师则提出了‘香烟、哭泣、电话’等关键词,让大家根据关键词来自编自演英语舞台剧,我们开动脑筋,分别扮演角色,演得惟妙惟肖。非常好玩!”
课堂之外,外国社会还为同学们提供了另一个受教育的平台。长着一双圆圆大眼睛的蔡曼艺说:“因为我们经常拿着地图站在路上寻找正确的方向,有时一个小时内,我们大概问了十几次路。对象包括地铁工作人员、同行的乘客、过路人……每个人都热情地给我们指路。他们经常看看手中的表,如果发现自己还有时间的话,就会专门把我们领到我们要去的路口。一个同乘的老人,花了足足5分钟的时间向我们详细地说明应该怎么走,伦敦的什么地方好玩,一直介绍到他下车。”这不禁让她开始思考为什么在国内这类情形并不是很常见。
  听听老师家长怎么说
这批孩子非常活跃,他们抢着发言,告诉记者在国外的所见所闻以及自己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至少七八个孩子回来之后在博客上详细记载了他们在国外的游学过程,魏盈盈同学说是自己是最幸运的,因为她寄住的那个家庭可以无限制上网,在英国期间她每天都在自己的博客上报告自己的游踪呢。
肖老师说,通过她自己的教学体验,她也认为“中新班”的这批学生思维比起其他班级的学生更活跃、更有独立意识。“应该说这与高考这根指挥棒关系很大。其他班级的学生,考大学的压力非常大,学习与分数成了衡量他们最重要的标准。但中新班的学生相对来说升学压力小一点,因为他们大部分会选择去国外留学,所以他们更关心自身的成长,也更敏锐地觉察到社会的变化。”
在省直某机关负责人事工作的朱峻先生,曾于今年6月份为了女儿的升学问题,专门跑去英国做了为期20天的参观考察,主要是看英国的学校、教育,他就有颇多感慨。他说:“有一天早上9点左右,住在朋友家里的我听到敲门声。开门看到两个男孩儿,一个10来岁,一个12岁,拎着水桶,拿着抹布站在门口。交谈后,才知道这是一对兄弟,想利用周日时间打工。他们挨家挨户地揽活儿。为别人擦车,擦一次5英镑(约合65元人民币)。”他说,一想到我们的家长往往利用星期天逼着孩子上各类所谓的“培训班”,哪位家长也不会让十一二岁的孩子周日去挣钱,心情非常复杂。
他说:“我很难判定那对小兄弟在学校是否是优秀学生。但我敢肯定,将来这弟兄俩一定会是一对能够自立于社会、不让父母为其操心的人。他们要比在父母百般呵护下的孩子幸运。”
更多山东冬夏令营资讯点击:
http://sd.yuloo.com/xialingying/
报名地址:济南市中区经一路88号明珠国际商务港32层3201室
咨询电话:400-879-2720赵老师 田老师
咨询QQ:3285244682
更多夏令营最新营讯
热2016山东济南军事夏令营——思贤军事科技
- 08-10·济南思贤军事夏令营与您时时关注奥运动态
 - 08-10·思贤教育专业承接各大中专院校军训和国防教
 - 08-10·山东军事夏令营 2016暑假等你来参与
 - 08-10·济南暑假夏令营 2016青少年专业特训营
 - 08-09·济南思贤军事夏令营和您一起回顾奥运圣火传
 - 08-09·济南思贤军事夏令营邀您一起观奥运
 - 08-08·山东思贤军事夏令营第七期隆重开营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