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网,一站式的学习教育平台
高考志愿填报系统
高考志愿填报系统

媒体奥数赛评论:数学大师赛失利是因为“禁奥令”吗?

来源:山东育路网 时间:2019-03-10 13:51:13

        媒体奥数赛评论:数学大师赛失利是因为“禁奥令”吗?前不久,第11届罗马尼亚数学大师赛闭幕,中国队总成绩排名第6,无一人获得金牌。“曾在奥数赛场上称霸一时的中国队,如今遭遇了‘滑铁卢’?”一时间,网络上对此事议论纷纷。更有甚者,将矛头直指“禁奥令”。

  在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张云勇提出建议,引导规范各类数学竞赛活动,弱化功利色彩,避免“全民奥赛”。其实,去年3月,教育部就印发了《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规定,全面取消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等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但是,取消高考奥数加分真的直接导致中国队在国际奥数比赛中失利?这一归因实在难以令人信服。从历年罗马尼亚数学大师赛的成绩来看,中国队只在其中两届获得过第一名,并非每一届都能拿到金牌,今年的成绩并不存在所谓的“大失水准”。从政策的角度来说,不少国家将奥数成绩与学业脱钩。例如,历届比赛中成绩较好的美国队,其奥数成绩就不作为SAT(相当于美国高考)的加分项。

  在许多专家看来,正是过度功利化的奥数培训,埋没了顶尖的数学人才。研究显示,只有3%—5%左右智力超常的儿童,才适合学习奥数。对于大多数儿童而言,学习奥数往往会加剧他们对数学的畏惧与厌倦。此外,在“全民奥数”的热潮之下,不少儿童的应试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但这反而让那些真正对数学感兴趣、有天赋的好苗子被埋没,无法脱颖而出。

  更令人担忧的是,曾经出现过奥数与小升初、中高考挂钩的现象,奥数因此成了许多人手中的敲门砖。当奥数从一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学问,变成经过反复练习而获得加分的手段,甚至形成“培训+比赛”的产业链条,这违背了奥数的本意,剩下的只是机械的学生、焦虑的家长以及赚得盆满钵满的培训机构。从这个意义上讲,取消奥数高考加分,禁止应试型奥数培训,很有必要。

  国际数学大师丘成桐曾指出,数学教育的关键,不在于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上拿了多少奖,而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些正是中国学生所要加强的。先后担任中美两国奥数国家队主教练的冯祖鸣也表示,在模式化的培训下,很多孩子往往习惯被动地接受老师给出的问题、公式、套路,很少自己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应引发我们思考,到底怎样做,才能让孩子们依据自己的禀赋,遵循自己的意愿,实现自主的学习,从而成长为顶尖的数学人才?

  教育部门的“禁奥令”,禁止的是“全民奥数”热潮、功利化的教育培训、各种圈钱式的办赛,本质上是为数学人才的涌现培育健康的土壤。我们既不必过分解读一次比赛的失利,也不可忽视当前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只有真正让奥数回归那些有天赋、有兴趣的学生身上,才是真正可喜的现象。

  作者 | 雅言

  来源 |《中国教育报》

高考志愿填报

结束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有用

25人觉的有用

阅读全文

2020高考填报志愿免费咨询

育路为您提供专业解答

相关文章推荐
您可能感兴趣
2020高考院校招生分数线 2020高考成绩分析 2020高考志愿填报分析 2020高考志愿填报 2020年高考招生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