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谓网络教育指的是在网络环境下,以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网络的各种教育功能和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优势,向受教育者和学习者提供一种网络教和学的环境,传递数字化内容,开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非面授教育活动。
一、网络教育简介
依据教育技术的发展,远距离教育界通常把远程教育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函授教育阶段、广播电视教育阶段、现代远程教育阶段。现代远程教育是指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数字技术、数据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数字化环境下进行完成教育教学目标的教育方式。在我国现代远程教育也称网络教育,多数从事高等教育的现代远程教育机构为普通高校的网络教育学院或现代远程教育学院。
网络教育是远程教育的现代化表现,远程教育是一种同时异地或异时异地进行教育的形式。我们认为迄今为止,远程教育经历了三代历程:传统的远程教育、广播电视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传统的远程教育首指函授、刊授教育。最早的函授教育起源于1840 年的英国,当时英国速记法发明人伊萨克。皮特曼通过邮寄方式教速记,教育界一般就认为这便是世界函授教育的开端。广播电视远程教育起步于本世纪60 年代,在近二十多年来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由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在教育中充分利用而演绎出来的现代远程教育,一般被称为第三代远程教育,即网络教育。 网络教育,网络培训,即e-Learning,现在一般指基于网络的学习行为;在线教育,远程教育,网络培训,在线学习等都可理解为统一或相似的概念。 通行的e-Learning概念约在10年前提出来,美国是e-Learning的发源地,有60%的企业通过网络的形式进行员工培训。1998年以后,e-Learning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从北美、欧洲迅速扩展到亚洲地区。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对 e-Learning表示了浓厚兴趣,并开始实施e-Learning解决方案。 据美国培训与发展协会(ASTD)预测,到2010年,雇员人数超过500的公司90%都将采用e-Learning培训,e-Learning正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正确抉择。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e-Learning(在线培训)不只是一种技术,技术只是传送内容的手段,重要的是是本身以及通过学习产生的巨大变革,这才是e-Learning(在线学习)主要意义。 在线教育顾名思义,是以网络为介质的教学方式,通过网络,学员与教师即使相隔万里也可以开展教学活动;此外,借助网络课件,学员还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真正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于工作繁忙,学习时间不固定的职场人而言网络远程教育是最方便不过的学习方式。 在线教育的形式较多,比如:北京个性100、环球职业网校,华图网校、游学网,101网校,北京四中网校,黄冈网校,新华网校、新东方网校、中华会计网校、东奥会计在线等是针对在校学生,上网人员进行技术学习,而一些会计网则是代替课堂教育。
二、网络教育的分类及定义
1、基础网络教育
基础教育是指高中以下的教育。基础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幼儿园)、初等教育(小学)、中等教育(初中、高中)三个阶段。中专、职高虽然也属于中等教育,但一般归位职业教育。在我国一般称为“中小学网校”,简称“网校”,是一中辅助性的教育活动,不提供学历。
2、高等网络教育
对象一般为十八周岁以上的成人,主要提供高中起点专科、高中起点本科、专科起点本科及本科第二学历教育,另外也提供非学历教育(只学习学历教育的部分课程)。学历教育可以通过相关考试,达到毕业要求颁发各高校毕业证书(注明“网络教育”字样),68所院校(后面有详细列表)颁发的毕业证书,教育部电子备案,国家承认学历。
3、网络职业认证培训
对象广泛,从学生到在职人员。提供职业技能培训、考试辅导、认证培训。此类职业认证培训的特点为解决行业优秀师资紧缺问题,利用网络视频为主要教学方式,学习时间灵活。主要有: 英语类考试远程培训 新东方在线; 会计类考试远程培训 中华会计网校、东奥会计网校; 公务员类考试远程培训 华图网校; 综合类考试远程培训 环球网校等。
4、企业E-learning
对象主要为企业员工,实施主体则为企业。是企业实施内训的一种新型实施途径。根据企业具体情况,以局域网或互联网形式实现。
5、网络教育服务
主要包括教育服务、教育网游、教育频道、平台提供商、内容商等,是为网络教育提供服务,没有实体和网络学校?
三、网络教育的特色和优势
1、 资源利用最大化
各种教育资源通过网络跨越了空间距离的限制,使学校的教育成为可以超出校园向更广泛的地区辐射的开放式教育。学校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学科优势和教育资源优势,把最优秀的教师、最好的教学成果通过网络传播到四面八方。
2、 学习行为自主化
网络技术应用于远程教育,其显著特征是: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从任何章节开始、学习任何课程。网络教育便捷、灵活的“五个任何”,在学习模式上最直接体现了主动学习的特点,充分满足了现代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需求。
3、 学习形式交互化
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网络进行全方位的交流,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增加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机会和范围。并且通过计算机对学生提问类型、人数、次数等进行的统计分析使教师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和主要问题,更加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
4、 教学形式个性化
网络教育中,运用计算机网络所特有的信息数据库管理技术和双向交互功能,一方面,系统对每个网络学员的个性资料、学习过程和阶段情况等可以实现完整的系统跟踪记录,另一方面,教学和学习服务系统可根据系统记录的个人资料,针对不同学员提出个性化学习建议。网络教育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了现实有效的实现途径。
5、 教学管理自动化
计算机网络的教学管理平台具有自动管理和远程互动处理功能,被应用于网络教育的教学管理中。远程学生的咨询、报名、交费、选课、查询、学籍管理、作业与考试管理等,都可以通过网络远程交互的方式完成。
四、网上大学产生的影响
从网上大学的出现到不断的发展完善,都受到了许多高等院校的重视。 网上大学改变了现行教学模式,在培养创新人才和重视学生个体独立性发展方面,具有独到之处。教学模式是与一定的教育目标相适应的特定的教学结构。我国以单向灌输为主要特征的传统的教学模式, 是同片面强调知识传承的教育目标相适应的,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而网上大学的出现,使得教学从封闭的知识体系转变为开放的知识体系,从以讲授为主转变为以自学为主,不仅仅体现在方法上的转变,而是体现在两种教学方法结构模式的转换。在量的方面,通过远程教学,将大部分教学时间用于学生独立的学习活动和研究活动,讲授的学时将大幅下降。在质的方面, 通过远程教学,学生知识的获得和合理的智能结构的形成,主要依靠学生自己独立的学习和研究。
总之,在我们不断强调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今天,远程教学的出现,提供了一种方法和途径。远程教学的出现,使得网上学校蓬勃兴起。“虚拟网上高等教育”( Virtual Higher Education)对现代大学的组织结构带来显著的变化,也给传统大学和新型大学之间的竞争和合作带来了新的契机。一种分散学习的新型大学正在逐渐取代教室、教师和校园。教学信息的传递发生了改变,一方面,师生能进 行实时的相互交流,另一方面, 学生可以在任何适当的时间复习以前的学习内容。在目前高等教育经费紧张的情况下,网上教育可以降低投资和成本来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并可打破高等教育内部的分割,最大程度地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充分利用。网上大学的出现也对传统高等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在美国,各种私立和经营性的虚拟大学越来越多。例如1978年就建立的 费尼克斯大学(University of Phoenix)是美国最早的网上大学,现已授予37万个学位和毕业证,并以MBA著称,在成人教育市场占有着一席之地。
五、网络教育的发展前景
网络教育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大趋势。为了解决教育资源的匮乏,实现资源的共享,许多国家的政府都把发展网络教育作为重要的战略决策,制定专门的计划,并组织实施。网络教育成为各级各类学校的一种重要教育手段和发展方向,也成为企业的一种重要的知识管理方式。
现在,已经有一百多个国家开展网络教育。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政府都制定了相应政策,使网络教育手段在小学、中学乃至大学中得以利用。在一些企业里还出现了虚拟大学,这可能是21世纪世界一流企业的一个重要标志。英国开放大学作为远程教育的一个典范,经英国大学拔款委员会评估,在全英国101所大学中,基学科教学质量名列第十位,科研水平排名第二十七位,这是非常了不起的。这说明网络教育的发展前景是美好的。 中国的网络教育正处在起步阶段,根据教育部高教司的数据:我国网络教育1998年起步时全国仅有学生2931人,1999年达到3.2万人,2003年已经达到230万人,发展速度非常之快,表明我国网络教育的规模在不断扩大。 国家很重视发展网络教育,将其作为解决我国教育资源短缺、构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有效途径。随着新技术、新媒体的发展,网络教育还将有更大的发展。未来大学教育发展趋势 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科学技术革命都带来了大学的巨大变革,这些变革使人们对大学在整个社会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更加明确和深刻。二十世纪末的信息革命将网络的触角向社会各个层面和角落延伸时,我们就可以预见,未来的大学将发生革命性的变革。
咨询电话:400-879-2720
|
|||
|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013年热招中 | |||
| ·山东大学首批全日制自考本科招生院校 | |||
| ·蓝山酒店管理学院今日的学生,未来的国际经理人 | |||
|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国际空乘专业圆你空姐梦 | |||
| ·中法埃菲时装设计师学院时装设计类院校的佼佼者 | |||
![]() |
![]() |
| 2013年求学山东 | 中外合作办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