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测评的方法:认知目标由低到高分为6个层次,依次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面试的类型和基本程序:类型:1)根据面试的标准化程度,可分为结构化面试、非结构化面试、半结构化面试。2)根据面试实施的方式,可分为单独面试与小组面试。3)根据面试进程,可分为一次性面试与分阶段面试。4)根据面试题目的内容,可分为情景面试和经验性面试。程序:1)面试的准备阶段:A、制定面试指南 B、准备面试问题 C、评估方式确定 D、培训面试考官。2)面试的实施阶段:A、关系建立阶段B、导入阶段C、核心阶段D、确认阶段E、结束阶段。3)面试的总结阶段:A、综合面试结果B、面试结果的反馈C、面试结果的存档4)面试的评价阶段,总结经验,为下一次的面试设计做准备。
面试的常见问题与实施技巧:常见问题:面试目的不明确、面试标准不具体、面试缺乏系统性、面试问题设计不合理、面试考官的偏见(第一印象、对比效应、晕轮效应、录用压力)。实施技巧:充分准备、灵活提问、多听少说、善于提取要点、进行阶段总结、排除各种干扰、不带个人偏见、在倾听时注意思考、注意肢体语言沟通
结构化面试的步骤:1)构建素质模型:A、组建测评小组B、从招聘岗位的优秀任职人员中选出一定的人员组成测验样本C、对测验样本进行人格测验,总结各个被测人员的素质特征D、将测评结果进行综合,列出招聘岗位素质表E、将岗位素质表中的各个素质进行分级,构建素质模型。2)设计结构化面试提纲:A、拟定素质测评指标B、请专家针对每一个测评指标设计出一系列的问题,形成问卷。C、将问卷发给该岗位的部分员工,进行预测,检验其有效性。D、编写结构化面试大纲。3)制定评分标准即等级评分表。4)培训结构化面试考官,提高结构化面试的信度和效度:A、要求考官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B、要求考官有丰富的社会工作经验C、要求考官掌握相关的测评技术D、要求考官具有良好的个人品德和修养5)结构化面试及评分;6)决策
行为结构面试的实质、前提和要素:实质:1)用过去的行为预测未来的行为2) 识别关键性的工作要求3) 探测行为样本。前提:1) 一个人过去的行为最能预测其未来的行为。2) 说和做是截然不同的两码事。要素:1) 情景,即应聘者经历过的特定工作情景或任务。2) 目标,即应聘者在这情景当中所要达到的目标。3) 行动,即应聘者为达到该目标所采取的行动4) 结果,即该行动的结果,包括积极的和非积极的结果,生产性的和非生产性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