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程序分析:以生产过程的各环节为对象,分析、改良生产程序。应用范围:生产重复性的作业分析;非生产性工作岗位的作业分析(服务性、行政性或管理性岗位)。
(1)作业程序图(操作程序图):反映整个生产工作程序的概貌和程序中各作业相互间的关系,作用:
①寻找关键路线,便于优化操作程序;
②标注加工时间,用于核算在制品单位成本;
③标明原材料等进入工序加工的时间地点,为原材料等的购进、供应、保管等提供依据;
④为制定岗位劳动定额标准提供依据。
(2)流程图:比操作程序图更具体详细,显示产品在加工过程中的全部子过程。
作用:揭示整个流程中工时损失和浪费的情况,为改进工作提供依据。
分类:①单柱型,单一物料的流程;②多栏型,多种物料的流程或零部件的装配。
(3)线图(流线图):用平面图或立体图按比例如实反映产品加工制作全过程。作用:改善工作地布置,减少工时消耗,进行程序分析。
(4)人-机程序图(联合程序图):适用于机手并动的操作程序图。专用图表,时间标尺,实地观测。
(5)多作业程序图:适用于多个岗位的多名员工以及所操纵的设备,分析多个岗位分工与协作关系。
(6)操作人程序图(左右手操作程序图):适用于工作地固定、操作重复性强、加工批量大的手工操作作业。按岗位员工操作时的连续动作及先后顺序绘制。作用:制定时间定额标准;制定作业指导书。
注:(1)(2)(3)以宏观物流为对象;(4)(5)(6)以动作地的一个或几个岗位、设备为对象。
2.动作研究
运用目视观察或影片、摄影机等技术设备,将岗位员工的作业分解成若干作业要素,必要时再细分为一系列动素(17项动素),根据动作经济原理(实现动作经济原则,改善工作方法,分为:人体利用、工作地布置和工作条件改善、工具和设备设计),发现其中不合理的多余、重复部分加以改进,设计出新的、合理的以作业结构为基础的操作程序。(2008.11多选)
应用程序分析和动作研究的具体工作步骤:(2011.5简答题)
在应用上述的程序分析或动作研究等方法时:
(1)考察现行的程序,对它提出各种问题。例如,岗位员工在做什么(What),为什么要做 (Why),在什么地方做(Where),在何时做(When),由谁来做(Who),如何做法(How)。
(2)在上述考察基础上,运用动作经济原理,再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①取消所有不必要的工作;
②合并重复的工作;
③重新调整所有的工作,使作业更有条理、更有效率;
④检查各项具体操作能否简化。
在此基础上,拟定出新方法。
(3)对新方法作出评价。组织贯彻实施新方法,并对其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即使解决。
济南思贤教育推出2014.5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考前辅导班,团报优惠,关于考试报名条件,指定教材,考试章节重点,历年真题,复习大纲等,如有任何问题,请随时联系济南思贤教育联系电话 400-879-2720 QQ 3285244682(查找企业)